您好,欢迎光临乐鱼最新首页登录官方网站!
乐鱼最新首页登录下载

湖南高校新一轮竞争!2所双一流掉队6校进入全国前排

时间:2025-04-20 作者: 乐鱼最新首页登录下载
内容介绍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高教大省和高考大省,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作为高校有两个主要任务,一个是培养人才,一个是科研;不管是培养人才还是承担科研任务,不能离开高端科研平台。高端科研平台配备有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研究人员,专门的资金支持等等。

  国家高端科研平台就两个: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数量极少,只有极个别院校参与建设。不管是985/211还是双非院校,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能接触到的最高实验平台就是全国重点实验室。

  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已完成!科技部已经公布了重组结果,那么湖南省的情况如何呢?

  湖南省各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放置于文末。数据手工整理自公开信息,准确数据须等待各校官网正式公布。

  2021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

  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以原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结合部分国家级实验平台整合重组而来,涉及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湖南省召开的2024年全省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会议上的信息数据显示:湖南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增至11家。根据《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湖南累计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35家(含共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南省仅有6所高校在这场科技资源竞争中分得了一杯羹。根据网上公开资料(学校官网及各媒体公开资料),目前湖南高校有25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其实是共建为主,只有少部分是独建或牵头建设。

  这6所高校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其中仅有3所高校有牵头或独建实验室,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两所双一流高校没有上榜:湖南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湖南师大之前有一个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学校没有重组成功的消息传出,而科技部已经公布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

  有3所非211高校分得一杯羹: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所非211高校均通过共建形式获得了全重这个全国顶尖科研平台。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官网已经基本将全国重点实验室名单更新完毕,只有一个化学生物传感器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没有更新是否成功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其余5个牵头/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均已经更新。

  湖南大学官网显示的6个全重/国重,一部分为牵头,一部分为共建。有几个实验室很难区分牵头还是共建。例如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湖南大学官网上描述:2023年12月3日,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湖南大学举行。校长段献忠宣读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段献忠、曾立新、罗安、共建单位丁立健教授、李爱武研究员共同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学术委员会上,实验室主任罗安院士作工作报告。

  从湖南大学的报道看,湖大校长给颁发聘书,湖大教授罗安担任实验室主任,湖南大学牵头的迹象比较明显。

  长沙晚报报道的是: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由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于2023年共建(2023年获批),三方均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共建单位。文末表格暂时将湖南大学列为牵头。

  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官网显示的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只有4个,在3个985高校中是最少的。

  不过在中南大学的博士后网站上能找到参与共建“关键矿产成矿与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描述。这个实验室的牵头单位是中科院地化所,在地化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基础上重组而来,在2023年即通过审批进入建设期,中南大学是共建单位(拥有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另外鞍钢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前一直有消息邀请中南大学参与共建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但是目前这个实验室似乎还没有重组成功的消息传出。

  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三所非双一流高校均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搭上了列车,与知名院校和企业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未来的科研发展将会上一个大台阶,也为冲击双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长沙理工、湖南农大收获甚大,各收获2个共建全重。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单独或联合一些国家级平台或部级平台整合而来,大部分非985高校都是共建,能牵头建设的比较少。湖南各校全重的数量及性质(牵头/共建)须以各校官网公布的为准,本文仅为参考。

  不管是牵头还是共建,对于非985高校尤其是非双一流高校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在共建全重的基础上,可以跟全国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团队合作,学习,对这些院校来说是提升科研水平的绝佳机会和平台。

  有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对于非双一流院校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冲击双一流的条件中,国家大科研平台是重要的核心指标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和读研深造,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标注明确来源,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

  一群平均岁数30岁,来自各行各业的老学长。各专业详解、保研规划等资料详见同名公众号。